7月1日起,央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此外,央行还下调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
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香港金管局、澳门金管局发布公告,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跨境理财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按照购买主体身份可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将有利于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自主投资、灵活配置资产的需求,促进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
近期,德国经济领域相关专家对中国经济表现作出解读,认为中国经济形势正在好转,对德国和世界都意义重大。疫情之下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经济纾困,不仅将提振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也将产生积极意义。
持续前期的多日操作,6月28日央行再次出手逆回购,操作规模1000亿元,利率2.2%,与此前持平。这一操作符合市场预期,在分析人士看来,央行采取“量增价稳、小步快走”的方式,通过多频次逆回购向市场净投放流动性,且保持利率稳定,主要是为维护资金面跨季流动性平稳。此外,伴随7月特别国债、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及新增债券的持续发行,流动性趋紧恐将持续,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除逆回购常态化外,短期内降准的概率变大。
沉寂多年,商业银行有望运作券商牌照的计划再次被提及。6月27日,有媒体援引权威人士消息称,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一时间引发市场热议。目前的银行体系中,国有五大行都在香港设立了投行公司。在分析人士看来,银行通过增持券商牌照,拓展了业务范围,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投行业务的专业性,试点设立券商也成为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又一次尝试。
近日,党中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金融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以减轻商业银行的计息负债成本,从而提高其投放信贷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通常,当经济遭遇巨大冲击时,降息是主要的应对举措之一。而在贷款利率下降的同时,存款利率不同步下降就会削弱银行的信贷能力,这种一般的分析逻辑没有错,但中国的问题还需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分析和判断。通过对实际利率、商业银行存贷款状况和利率政策方向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降低存款基准利率需要谨慎。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微企业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彭文生22日在中金宏观策略线上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平衡短期(经济周期)和中期(金融周期),在经济复苏阶段尤其需要警惕信贷扩张对房地产的刺激作用。在房价已经严重偏离普通百姓负担能力的情况下,靠地产拉动需求是饮鸩止渴。信贷大幅扩张可能延长金融周期调整的时间,促进中长期经济可持续增长需要财政发挥更大作用。
6月22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按兵不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均与上期持平。
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发达经济体都有着坚实的基层区域经济作支撑。然而,以中小企业和家庭经营为主要支柱的基层区域经济,如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金融部门向企业让利,主要包括三种方式:一是通过降低利率让利,二是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让利,三是银行减少收费让利。预计金融系统今年全年向企业让利1.5万亿元。在让利的同时,也要提高效率,做到“科学合理”,既保障好银行股东利益,更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18日在上海开幕,一行两会相关负责人发表主题演讲,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等热点话题做出回应。